快捷导航

拓斯达: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剖析与展望

2025-1-3 08: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9| 评论: 0
摘要: 二、公司概况2.1 发展历程回顾拓斯达创立于 2007 年,彼时以 50 万元的启动资金扎根注塑机周边辅机设备领域,开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征程。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敏锐捕捉到自动化转型趋势,2010 年 ...

二、公司概况

2.1 发展历程回顾

拓斯达创立于 2007 年,彼时以 50 万元的启动资金扎根注塑机周边辅机设备领域,开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征程。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敏锐捕捉到自动化转型趋势,2010 年组建研发团队,成功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凭借高性价比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随后,拓斯达不断拓展业务边界。2014 年自动化团队应运而生,次年实现多关节机器人运动算法优化、视觉系统等核心技术突破,完成本体开发,逐步构建起涵盖本体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机器人生态系统。2017 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广东首家登陆该板块的机器人骨干企业,开启发展新篇章。

上市后,拓斯达乘胜追击。2020 年,数控机床事业部组建,大力投入资源拓展产品线,将目光聚焦于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同年,开拓注塑机业务线,实现注塑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全产品闭环。2021 年,控股埃弗米,整合双方优势,加速 “工业母机” 国产化进程;发行可转债募资,用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拓斯达持续优化布局。2022 年,多款新品齐面市,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23 年,聚焦行业需求,完善产品系列,在光伏等领域取得突破,开启出海元年;2024 年,确立 “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服务商” 新愿景,与华为等企业深度合作,推进具身智能应用落地,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在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关键市场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2.2 公司定位与愿景

拓斯达坚守 “让工业制造更美好” 的使命,致力于以核心技术驱动智能硬件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矢志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服务商。这一使命与愿景贯穿公司发展始终,指引着战略方向。

在实践中,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核心智能装备,深度融合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为客户打造定制化的智能生产环境。从前期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到中期的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再到后期的运维服务、技术升级,全方位满足制造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助力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工业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2.3 组织架构与团队

公司组织架构呈现三层布局:前方的战区负责市场开拓与客户对接,精准把握一线需求;中台的事业部聚焦产品研发、生产与优化,保障核心业务高效运转;后端的职能部门提供全方位支撑,涵盖人力、财务、法务等领域,确保公司运营平稳有序。各部门内部推行事业部铁三角、战区双长制、各部门 TMT 等管理机制,促进协同作战,提升整体效能。

拓斯达汇聚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技术实力过硬的团队。技术和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华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拥有多年从业经历,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研发团队专注于三大核心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全面覆盖关键技术领域,近千人的研发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超 40%,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 95%,为持续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销售团队分布于全国约 30 家办事处,深入各行业挖掘客户需求,凭借专业服务拓展市场版图。管理团队则在战略规划、组织协调、风险管控等方面发挥关键引领作用,保障公司稳健前行。

三、核心业务板块

3.1 工业机器人业务

3.1.1 产品类型与技术特色

拓斯达的工业机器人业务涵盖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其中,SCARA 机器人是其重要产品线之一,主力型号达 15 个,额定负载在 2KG—15KG 区间,具备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能力。其在设计上采用轻量化结构,有效减少了运动惯量,提升了响应速度;同时优化的关节传动系统,进一步保障了运动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可达 ±0.05mm,能精准完成各类精细操作。

六轴多关节机器人同样表现出色,负载覆盖 7kg—35kg,臂展为 710mm—1810mm,具备高灵活性与负载能力,可适应复杂的工业任务。该系列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动力学算法,优化了运动轨迹规划,使其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平稳且精准;关节处配备高精密减速机,确保了动力传输的高效与稳定,扭矩输出精度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

此外,公司还拥有直角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产品,构建了丰富的工业机器人矩阵。在技术研发上,拓斯达深耕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领域。自主研发的 TMCR 控制器平台,具备多核高速处理能力,可同时控制多个机器人轴,实现复杂动作的协同;伺服驱动系统采用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对电机的转速、转矩控制精准,响应频率高达 2kHz,确保机器人运动快速且平稳;视觉系统融合了深度学习算法,能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精准识别、定位目标物体,定位精度可达亚像素级,为机器人的操作提供精准引导,有效提升了自动化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3.1.2 市场应用与客户案例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 3C、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在 3C 行业,面对电子产品精密组装需求,公司的 SCARA 机器人凭借高精度与高速度优势,承担起芯片贴装、零部件装配等关键工序,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例如在某知名手机生产线上,拓斯达 SCARA 机器人以每分钟 30 次的高速作业,将芯片精准贴装到主板上,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相较于传统人工操作,效率提升 3 倍,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

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锂电池生产环节,六轴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极片搬运、电芯卷绕到电池组装配,机器人精准的操作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与安全。以宁德时代为例,拓斯达为其提供的定制化六轴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快速、精准搬运,每台机器人每小时可搬运物料 150 余次,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高强度需求,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汽车制造亦是关键应用场景,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与整车装配环节,拓斯达机器人负责焊接、喷涂、装配等复杂工序。如在与立讯精密的合作中,公司的机器人助力其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线实现自动化升级,多关节机器人灵活的操作在狭小空间内完成精密焊接任务,焊点均匀、牢固,废品率降低至 0.5% 以下,有效保障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质量与生产效率,满足了汽车产业对高品质、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3.2 注塑机业务

3.2.1 注塑机产品线

拓斯达注塑机业务产品线丰富,涵盖 TM、TH、TE Ⅱ 等多个系列,以满足不同客户规模与工艺需求。TM 系列为机铰式注塑机,锁模力范围在 500T - 3000T,适用于大型塑料制品的成型,如汽车保险杠、家电外壳等。该系列采用优化的锁模机构设计,模板刚性强,在高压锁模过程中变形量极小,确保产品尺寸精度;同时配备大直径螺杆,射出量大,可快速填充模具型腔,提高生产效率。

TH 系列为二板直压式注塑机,锁模力 800T - 5000T,具有高精度、高响应的特点,常用于精密塑料制品生产,如光学镜片、高端电子产品外壳等。其独特的二板直压式结构,锁模力分布均匀,能有效避免产品飞边、缺胶等缺陷;高精度的液压控制系统,对压力、流量控制精准,可实现复杂注塑工艺的精准执行。

TE Ⅱ 系列则聚焦于节能高效,锁模力 300T - 1000T,广泛应用于通用塑料制品领域。该系列搭载先进的伺服节能系统,相比传统注塑机节能 30% - 50%,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优化的螺杆设计与塑化系统,塑化均匀性好,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在日用品、玩具等行业深受青睐。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拓斯达注塑机在射出量、开合模速度、能耗等关键参数上具备显著优势,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选择。

3.2.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在国内注塑机市场,竞争格局激烈,拓斯达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服务口碑,占据一席之地。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注塑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 年达到约 300 亿元。拓斯达依托自身产品技术优势,如在精密注塑、节能技术方面的突破,以及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逐渐积累品牌知名度。

在市场份额方面,虽面临海天国际、震雄集团等老牌竞争对手,但拓斯达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特定细分市场,如 3C 电子、新能源汽车配套注塑件领域,精准满足客户对高端、定制化注塑设备的需求,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以华南地区为例,在 3C 产业集聚地,拓斯达注塑机凭借对精密注塑工艺的良好适配性,在当地市场占比达 10% 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众多 3C 制造企业在注塑设备采购时的重要选择之一,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

3.3 数控机床业务

3.3.1 产品研发与突破

拓斯达自 2020 年开拓 CNC 数控机床业务线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果斐然。公司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聚焦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2022 年推出的 GMU600 天车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与 DMU300 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标志着技术重大突破。

GMU600 采用天车式结构,有效提升了机床的运动空间与灵活性,工作台尺寸可达 600mm×600mm,可加工大型复杂零部件;其配备的高速电主轴,最高转速达 30000rpm,切削力强,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铣削、镗削、钻削等加工工序,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可达 Ra0.8μm,满足了高端制造对零部件精密加工的严苛要求。

DMU300 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则在小型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表现卓越,具备 ±120° 的 A 轴摆动范围与 ±360° 的 C 轴旋转范围,可实现复杂曲面的一次性成型加工,减少装夹次数,降低加工误差;高精度的光栅尺反馈系统,定位精度达 ±0.005mm,重复定位精度 ±0.003mm,确保了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在精密模具、医疗器械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加工装备支持。

3.3.2 产能与市场拓展

当前,拓斯达数控机床产能稳步提升。初期,受限于场地与设备调试,月产能约 30 台;随着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建设推进,生产线逐步优化,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月产能已提升至 50 台,且依据规划,未来两年内有望实现产能翻倍。在市场拓展方面,成效显著。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与多家头部车企及其 Tier1 供应商建立合作,如为某汽车发动机制造商提供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用于缸体、缸盖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凭借机床高精度、高稳定性优势,助力客户产品合格率提升至 98% 以上,满足了汽车产业对高性能零部件的批量生产需求。

在航空航天领域,拓斯达产品亦实现突破,为航空结构件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机床解决方案,满足钛合金、铝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需求,切入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供应链核心环节。依据公司财报数据,数控机床业务营收从 2020 年的 1.5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3.4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30%,订单数量持续增加,客户覆盖国内多个重点产业区域,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四、技术研发实力

4.1 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研发投入是拓斯达技术创新的坚实保障。近三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金额持续上扬,2022 年达 2.34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45.3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亦稳步提升,2022 年占比 8.23%,彰显出公司对技术研发的坚定决心。在资金的有力支持下,研发团队规模不断壮大,截至 2024 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已突破 1000 人,较 2021 年增长超 20%。

团队结构持续优化,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 40%,且多毕业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领域,理论知识扎实;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 95%,涵盖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软件工程等专业背景,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公司还通过内部培训、技术分享会、项目实战等多元方式,提升团队专业技能,为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2 核心技术与专利成果

拓斯达围绕工业自动化核心领域,深度布局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取得诸多关键突破。在控制系统方面,自主研发的 TMCR 机器人控制器平台,具备多核高速处理能力,可同时精准控制多轴运动,运动规划算法优化后,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提升 30%,响应速度加快 25%,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机器人,保障复杂动作流畅执行。

伺服驱动技术上,机械手五合一伺服驱动器与三合一伺服驱动器量产,采用先进矢量控制算法,电机转速、转矩控制精度达 ±0.5%,动态响应频率提升至 2kHz,有效降低机器人运行抖动,提高运动平稳性与定位精度。

机器视觉领域,自研视觉系统融合深度学习算法,能在复杂光照、多目标场景下,精准识别定位目标,定位精度达亚像素级,缺陷检测准确率超 98%,为自动化生产的质量把控与智能引导筑牢根基。

专利成果斐然,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拥有授权专利 80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100 余项。专利涵盖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控制系统优化、注塑机节能技术、数控机床精密加工等核心产品关键环节,凭借专利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在精度、速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上显著超越竞品,为市场拓展与品牌塑造提供坚实支撑。

五、市场竞争格局

5.1 行业宏观环境

工业自动化行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家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一系列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如《中国制造 2025》《“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对自动化企业给予项目补贴、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迈进,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激增,为行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

人力成本上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渐消,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制造业企业为降本增效,纷纷加速自动化改造进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需求呈井喷之势。以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为例,近五年工人平均工资涨幅超 30%,促使众多中小企业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制造业的复苏与扩张为工业自动化注入强大动力,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崛起,产线新建与改造催生大量自动化设备订单,传统产业(如汽车、机械)升级改造也持续拉动市场需求,据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5.2 拓斯达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拓斯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近三年研发费用年均增速超 20%,打造了一支超千人的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 40%。围绕工业自动化核心领域,取得诸多关键技术突破,如自主研发的 TMCR 机器人控制器平台,将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提升 30%,响应速度加快 25%,有效增强产品性能与稳定性。

产品体系丰富多元,涵盖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核心业务,各产品线精细布局,工业机器人包含 SCARA、六轴多关节等多种类型,负载与精度覆盖广;注塑机有 TM、TH、TE Ⅱ 等系列,适配不同成型工艺与规模需求;数控机床推出多款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满足高端精密加工。这种一站式产品供应能力,能全方位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生产需求,与单一产品供应商相比,更具协同优势与成本优势。

拓斯达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凭借多年深耕,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在 3C 领域,为苹果、华为、三星等品牌的供应链企业提供自动化设备,保障电子产品精密制造;新能源领域,与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深度合作,助力锂电池与光伏组件高效生产。优质客户背书不仅稳定营收,还通过项目合作促使公司技术迭代,精准把握行业前沿需求。

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作为少数能实现 “上游核心零部件 + 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 + 下游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 全线覆盖的企业,从底层零部件研发,到设备本体制造,再到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内部协同紧密,有效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降低成本,如自产控制器、伺服驱动等核心零部件,成本较外购降低 20% - 30%,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在部分细分市场,拓斯达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已超 10%,且呈稳步上升态势,彰显强劲竞争力。

5.3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国际品牌技术封锁与市场挤压是拓斯达面临的外部挑战之一,以 ABB、发那科、库卡为代表的国际工业自动化巨头,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限制核心零部件出口。拓斯达进军高端五轴数控机床领域时,高端数控系统、高精度主轴等关键部件采购受限,研发初期困难重重。同时,国际品牌凭借品牌溢价与全球销售网络,在新兴市场与国内高端客户争夺中占优,挤压拓斯达市场拓展空间。

原材料价格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是内部挑战之一,工业自动化设备生产涉及大量钢材、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其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芯片供应等因素影响,波动剧烈。近三年钢材价格波幅超 40%,芯片短缺曾导致采购成本飙升,给拓斯达成本管控带来巨大压力。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同行企业纷纷扩产、降价抢份额,拓斯达既要应对汇川技术、埃斯顿等头部企业技术与市场竞争,又要面对中小企业价格战,产品毛利率面临下滑风险。

面对挑战,拓斯达积极应对。在技术攻坚上,加大研发投入,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吸引国际人才,聚焦高端数控、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瓶颈,已实现部分高端数控系统自研替代,性能达国际同类产品 80% 水平。成本管控方面,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套期保值应对价格波动;内部推行精益生产,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近三年年均降低 8%。市场策略上,采取差异化竞争,深耕细分领域,如在 3C 精密制造、新能源锂电生产环节,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快速响应服务,树立专业口碑,避开正面价格战,巩固行业地位,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六、财务状况分析

6.1 营收与利润趋势

回顾 2017 - 2024 年,拓斯达营收与净利润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17 - 2019 年,营收稳步增长,从 7.63 亿元攀升至 16.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46.37%,此阶段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市场蓬勃发展,公司产品在 3C、汽车等领域需求旺盛,新客户拓展与老客户订单增加推动业绩上扬。净利润从 0.86 亿元升至 1.88 亿元,增长 1.19 倍,源于规模效应与成本管控,毛利率稳定在 30% 左右。

2020 年,营收达 27.55 亿元,同比大增 66.02%,口罩机业务成增长主力,疫情下防疫物资需求爆发,公司快速转产口罩机,短期贡献丰厚营收;净利润飙升至 5.20 亿元,同比增长 176.60%,口罩机高毛利拉动整体盈利。但 2021 - 2022 年,营收分别为 39.43 亿元、49.68 亿元,增速放缓,利润 1.08 亿元、3.98 亿元,2021 年利润骤降因口罩机需求锐减、原材料涨价、产品结构调整,2022 年随业务优化利润回升。

2023 - 2024 年,营收 45.53 亿元、17.23 亿元(2024 上半年),利润下滑,2023 年首次营收负增长系主动收缩项目业务、优化结构,2024 年上半年受市场需求收缩、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交付延迟影响,营收同比降 18.04%,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57.56%,公司处于战略转型关键期,短期阵痛难免。

6.2 成本结构与费用控制

成本结构方面,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是主要成本项。原材料占比约 40% - 50%,电子元器件、钢材、塑料等价格波动影响大,如 2021 年钢材价格上涨 30%,推高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通过与供应商签长期协议、优化采购渠道应对;人工成本占 20% - 30%,随业务扩张、人力需求增长,公司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薪酬体系,提升人效;制造费用占比约 20% - 30%,涵盖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公司推行精益生产、设备升级降低成本。

费用控制上,研发费用持续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 8% - 10%,保障技术创新,2023 年研发投入 2.69 亿元,同比增 6.64%,推动五轴数控机床等研发;销售费用占营收 10% - 15%,用于市场开拓、客户维护,2024 年上半年销售费用 1.01 亿元,同比降 10.57%,公司优化销售流程、拓展线上渠道;管理费用占 5% - 10%,包含办公、薪酬等,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精简流程,2024 年上半年管理费用 0.74 亿元,同比增 15.04%,因业务拓展、人员增加。总体看,公司在成本与费用控制上多管齐下,应对市场挑战。

6.3 资产负债健康度

资产负债层面,资产负债率近年维持在 50% - 65%。2021 年三季度为 57.67%,2023 年三季度升至 65.33%,2024 年上半年末 63.15%,虽有波动但整体可控。流动比率多在 1.5 - 2 区间,2024 年上半年流动比率 1.52,速动比率 1.31,短期偿债能力尚可,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存货占比较大,需关注周转。

应收账款 2023 年末 19.63 亿元,占流动资产 26.75%,2024 年上半年末 14.33 亿元,减少 27.57%,公司加强账款回收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2022 年 1.58 次升至 2024 年上半年 0.94 次;存货 2023 年末 10.74 亿元,占流动资产 14.63%,2024 年上半年末 7.17 亿元,随业务调整优化库存,存货周转率从 2022 年 0.88 次提至 2024 年上半年 1.99 次。总体而言,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尚健康,偿债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可控,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保障财务稳健。

七、发展战略与前景展望

7.1 战略布局规划

拓斯达秉持聚焦核心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深化产业协同的战略方针,绘制未来发展蓝图。聚焦核心产品层面,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业务板块。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工业机器人与 AI 大模型融合,旨在增强机器人自主与认知能力,降低使用门槛,提升落地性、适用性及经济性,拓宽下游集成空间,强化在 3C、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优势。注塑机业务聚焦新品研发,全力推进全电动注塑机等新产品市场化进程,凭借其精密、安静、节能特性,抢占市场份额,助力 “中国智造” 迈向碳中和目标。数控机床板块,联手埃弗米,深度钻研五轴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加工精度与效率,稳固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地位。

拓展海外市场维度,积极响应全球制造业发展浪潮,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与销售网络。在越南,基于前期业务开拓积累的品牌优势,持续扎根当地市场,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及配套、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与服务,满足当地快速增长的制造业需求。墨西哥市场潜力巨大,自 2024 年加大布局力度以来,已有多个重要项目稳步推进,后续将持续加码投入,设立本地化的研发、生产与售后团队,贴近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拓斯达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产业协同战略上,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关键零部件供应稳定、品质卓越,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向下游延伸,深度融入客户生产流程,为其量身定制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从智能装备供应迈向系统集成服务商,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此外,积极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如与华为携手,依托华为 openEuler 开源操作系统,赋能新一代运动控制平台,推动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应用,联合研发底层控制、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借助华为技术生态与市场资源,加速拓斯达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步伐。

7.2 行业前景预测

据权威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 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至 3531 亿元,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 5095.9 亿美元,后续数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这得益于多因素驱动:宏观层面,人口红利消逝促使劳动力成本上扬,制造业企业为降本增效,自动化改造需求迫切;科技赋能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催生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等新业态,拓宽市场边界;政策扶持持续加力,国家智能制造、工业 4.0 等政策为行业发展营造优良政策环境,引导资源向自动化领域集聚。

身处行业发展快车道,拓斯达凭借多年技术沉淀、丰富产品体系、深厚客户资源与卓越品牌口碑,迎来诸多发展契机。在技术创新引领下,产品性能持续进阶,如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将达新高度,契合高端制造严苛需求,有望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新兴领域斩获更多订单。海外布局成效渐显,随着越南、墨西哥等基地产能释放与市场拓展深入,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扩张,成为公司新增长极。产业协同战略深化实施,内部协同优化成本、提升效率,外部合作赋能技术创新、拓宽市场渠道,全方位增强公司抗风险与盈利能力,助力其在全球工业自动化竞争浪潮中稳健前行,向全球领先智能装备服务商宏伟愿景大步迈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注我们:东远物联

抖音

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

199-2833-9866

D-Think | 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广州民营科技园科创中心2栋16楼

电话:+86 020-87227952 Email:iot@D-Think.cn

Copyright  ©2020  东远科技  粤ICP备2024254589号

免责申明:部分图文表述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