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曾经爆火的物联网,如今为何悄然“退烧”,难道被AI抢了风头?

2025-1-8 16: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 评论: 0
摘要: 物联网的辉煌往昔曾几何时,物联网(IoT)可是科技领域的超级明星,红得发紫!你或许不知道,早在 1990 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就横空出世,堪称物联网设备的 “鼻祖”。这台神奇的机器能远程监控可乐的售卖情 ...

物联网的辉煌往昔



曾经爆火的物联网,如今为何悄然“退烧”,难道被AI抢了风头?

曾几何时,物联网(IoT)可是科技领域的超级明星,红得发紫!你或许不知道,早在 1990 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就横空出世,堪称物联网设备的 “鼻祖”。这台神奇的机器能远程监控可乐的售卖情况,让人惊叹不已。不过,当时还没有 “物联网” 这个高大上的名字。

直到 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了 “物联网” 的概念,这才让大家如梦初醒,原来未来万物都能联网互动!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打个比方,智能家居系统里,你能用手机远程操控家电,下班路上就能让热水器烧好水、空调调好温度,这就是物联网的 “魔法”。

那时候,全球的科技巨头们纷纷入局,谷歌、微软、华为、阿里巴巴等都争着在物联网领域抢占先机。谷歌豪掷 32 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初创 Nest,为旗下产品 “铺路”;微软推出免费的 Windows 10 IoT 系统,打通多个平台,让程序员开发项目更轻松;华为打造 LiteOS 操作系统,构建轻量级物联网体系;阿里巴巴则从 IP 授权到芯片、数据、平台和服务全面布局,旗下天猫精灵连接众多智能硬件产品,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枢。

国家层面也大力支持,我国将物联网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政策扶持不断。在各方推动下,物联网市场规模一路飙升,相关设备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据统计,2022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9702.2 亿美元,同年全球 IoT 链接设备数量达到 143 亿台,这增长势头,简直像火箭升空!

从云端跌落人间的缘由



曾经爆火的物联网,如今为何悄然“退烧”,难道被AI抢了风头?

(一)期望过高,落地困难

想当年,科技新闻的大肆炒作,把物联网捧上了天,仿佛它能瞬间改变世界。可现实却很骨感,就拿智能家居来说,消费者满心期待着能一键掌控全屋设备,享受科幻电影般的便捷生活。然而,实际体验却不尽人意:智能灯泡时不时抽风,忽明忽暗;智能窗帘开合不利索,还总卡住;智能音箱呢,经常听错指令,让人哭笑不得。说好的智能,反倒成了 “智障”。

众多创业公司也在这股热潮中一头扎进物联网领域,可不少都折戟沉沙。就像那家曾备受瞩目的智能穿戴公司,推出的智能手环功能繁杂,续航却差得要命,一天得充好几次电,用户纷纷吐槽 “还不如普通手环”,最终因销量惨淡黯然退场。还有那些号称能颠覆农业的物联网农业项目,高昂的设备成本、复杂的安装调试,让农户望而却步,实用性大打折扣。这些失败案例都警示着,物联网产品若不能切实满足用户需求,落地就只能是黄粱一梦。

(二)安全隐私,隐患重重

物联网设备就像一个个数据收集器,时刻不停地采集、传输各种信息,从个人的生活习惯、健康数据,到企业的生产机密,无一遗漏。这些海量数据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你想想,要是黑客攻入了智能家居系统,就能轻松掌握你的居家动态;若医疗物联网设备被攻破,患者的隐私病历就会大白于天下。

现实中,黑客攻击物联网设备的事件频发。曾有黑客利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漏洞,组建起庞大的僵尸网络,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让许多知名网站瞬间瘫痪,业务遭受重创。还有不法分子通过破解智能摄像头,将用户的私密生活视频在网上售卖,严重侵犯隐私。据调查,超七成消费者因担忧安全隐私问题,对购买物联网设备犹豫不决,这无疑成了物联网发展路上的一块巨石。

(三)标准缺失,协同不易

走进一家智能家居体验店,你会发现,不同品牌的设备各说各话,连接方式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这就是物联网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由于没有通用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设备之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在这混乱的局面下更是苦不堪言。开发新产品时,得同时适配多种协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就像一家小型智能家电厂商,想让自家产品融入主流智能家居生态,却因接口不兼容,不得不投入额外资金研发转接设备,还得频繁更新软件,苦不堪言,创新步伐也被严重拖累。

物联网并未远去



曾经爆火的物联网,如今为何悄然“退烧”,难道被AI抢了风头?

近年来,不少人察觉到物联网似乎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实则不然,它的“消失”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以其包罗万象的概念和愈发先进的技术,逐渐将物联网的部分功能吸纳融合。一方面,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为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找到了更高效的处理方式。以往物联网设备单纯地收集、传输信息,如今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自我调整与优化。例如在智能工厂中,物联网传感器收集生产线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精准判断设备故障隐患,提前安排维修,这一过程已远超传统物联网的简单监测范畴。

另一方面,从大众认知角度,人工智能凭借诸如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等炫酷应用,抢占了大量关注目光。消费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被这些带有强烈人工智能标签的产品吸引,相对而言,单纯的物联网设备,如早期那些功能较为单一的智能门锁、温湿度传感器等,就显得没那么耀眼。但实际上,物联网并未真正消逝,它正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成为人工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撑,为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采集持续发力。

其实,物联网并没有真的 “凉凉”,它只是换了个赛道,低调发力。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正成为智能制造的得力助手。就拿西门子打造的智能工厂来说,通过各类传感器对生产过程全方位监控,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化管理。机器故障能提前预警,生产线根据订单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也更上一层楼。据统计,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后,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了 12%,生产效率提高了 9%。

医疗行业更是物联网大显身手的舞台。许多医院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比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故障隐患,维护人员能及时抢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为患者救治争分夺秒。像华西天府医院的 Wi-Fi 物联网 + 5G 重症患者全救治链平台,利用物联网实时采集患者体征,医生借助高速低时延网络远程诊疗,让重症患者得到更及时、精准的救治。

农业方面,物联网也悄然改变着传统农耕模式。在一些大型农场,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一应俱全。农场主依据传感器数据,精准掌握土壤墒情、气候状况,实现智能灌溉、施肥,既节水节肥,又提高农作物产量。有数据显示,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粮食产量有望增加 70%,能养活更多人口。

从数据上看,物联网在中国发展势头迅猛。截至 2024 年 7 月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193 万个,为物联网提供了坚实的通信基础;截至 8 月末,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 25.65 亿户,预计今年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 30 亿。我国还加快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到 2025 年,新制定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超 30 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10 项以上,为物联网全球发展贡献 “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随着 6G 技术研发加速,物联网将迎来新的爆发期。6G 网络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强连接的特性,将让物联网设备响应更敏捷,应用场景更广泛。想象一下,无人驾驶汽车在 6G 网络加持下,与交通设施、其他车辆实时交互,行驶更安全高效;远程手术在近乎实时的网络环境中操作,为患者带来更多生机。物联网虽历经波折,但前景依然广阔,正蓄势待发,准备开启新一轮的科技变革,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曾经爆火的物联网,如今为何悄然“退烧”,难道被AI抢了风头?

回首物联网的发展之路,真可谓是波澜起伏。从最初被寄予厚望、风光无限,到遭遇重重困境、陷入低谷,再到如今在各个专业领域默默深耕、稳扎稳打,它的每一步都饱含着科技变革的艰辛与希望。

那些年,过高的期望让物联网在落地时摔了跟头,安全隐私问题成了 “心腹大患”,标准缺失又导致行业发展 “各自为政”,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好在,挫折没有让物联网一蹶不振,反而促使它 “改道超车”。

如今,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物联网正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它就像一位幕后英雄,不追求表面的风光,而是实实在在地助力各行各业提质增效。

展望未来,物联网作为“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望深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带来超乎想象的便捷与智能。在此,也期待广大企业和从业者能汲取过往经验,勇于创新,砥砺奋进,让物联网早日大放异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注我们:东远物联

抖音

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

199-2833-9866

D-Think | 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广州民营科技园科创中心2栋16楼

电话:+86 020-87227952 Email:iot@D-Think.cn

Copyright  ©2020  东远科技  粤ICP备2024254589号

免责申明:部分图文表述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