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AI突围:中美博弈下的技术与产品突破

2025-2-5 14: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 评论: 0
摘要: (本文作者潘静洲,天津大学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中国的 AI 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 DeepSeek 大模 ...
(本文作者潘静洲,天津大学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中国的 AI 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 DeepSeek 大模型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然而,这一新兴力量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阻碍,本文将回顾 DeepSeek 事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DeepSeek 事件回顾

DeepSeek 由知名量化资管公司幻方量化于 2023 年 7 月 17 日发起创立,专注于开发前沿的大语言模型及相关技术领域。2024 年 12 月,DeepSeek-V3 首个版本发布并开源,在多语言编程测试排行榜上取得优异成绩,引发全球关注。2025 年 1 月,DeepSeek 发布最新开源模型 R1,性能可与 OpenAI 的 GPT-o1 模型媲美,且训练成本大幅降低。然而,DeepSeek 的迅速崛起引发了美国的警惕与强烈反应,包括大规模网络攻击、数据获取质疑以及国家安全调查等。1 月 27 - 28 日,DeepSeek 遭受来自美国 IP 地址的大规模网络攻击,攻击烈度较 1 月 28 日暴增上百倍,至少有 2 个僵尸网络参与攻击,共发起了两波次攻击。随后,微软与 OpenAI 联合对 DeepSeek 展开调查,质疑其是否通过 API 非法获取数据。特朗普的人工智能和加密负责人戴维・萨克斯也宣称,有大量证据指向DeepSeek 从 OpenAI 的人工智能模型中提炼知识,并启动了国家安全调查程序。

DeepSeek 事件评价

DeepSeek 事件是中美科技竞争的典型缩影,凸显了美国对中国 AI 技术发展的担忧与遏制企图。这一事件对中国 AI 产业、中美科技竞争格局乃至全球科技发展态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DeepSeek 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 AI 技术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也为全球 AI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美国的强烈反应也给 DeepSeek 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对中国 AI 产业的国际形象和市场信任度造成了一定冲击。

中国AI潜在的机会

技术突破与创新

DeepSeek 通过算法创新和架构优化,大幅降低了模型训练和推理成本,其开源策略为技术共享搭建了广阔平台,吸引了全球开发者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仅花费几十美元成本,便成功复现了 DeepSeek 模型。这些成果加速了 AI 技术在全球的传播与应用,为全球 AI 研究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方法。此外,DeepSeek 的技术创新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市场格局重塑

DeepSeek 的成功打破了全球 AI 市场的原有竞争格局,其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训练模式,对英伟达、微软等传统科技巨头形成了有力挑战。DeepSeek 事件发生后,英伟达市值单日蒸发约 6000 亿美元。同时,DeepSeek 的技术优势降低了 AI 技术的使用门槛,加速了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这充分表明,DeepSeek 的技术突破为全球 AI 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为更多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参与 AI 技术应用的契机。

国际合作拓展

DeepSeek 凭借卓越的性能和技术创新,吸引了全球关注,重塑了中国 AI 企业在国际上的技术引领者形象。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与 DeepSeek 展开合作,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表示,DeepSeek-R1 接入微软 Cloud AI 平台 Azure AI Foundry 及 GitHub 后,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选择。此外,DeepSeek 与华为达成重大战略合作,支持华为昇腾平台,这不仅提升了模型推理效率,也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这些国际合作为 DeepSeek 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也为中国 AI 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AI面临的挑战

技术封锁与供应链中断

DeepSeek 事件凸显了美国对中国 AI 技术实施封锁的策略。一旦 DeepSeek 被列入美国 “实体清单”,将面临关键硬件和软件供应短缺的困境,无法获取英伟达 H100、A100 等高端芯片,也不能使用 PyTorch 等开源框架、CUDA 等开发工具以及 AWS、Azure 等云计算服务。目前,国产芯片如华为昇腾 910B 在算力密度和软件生态方面,与美国产品仍存在 2 - 3 代的差距,这无疑会严重阻碍中国 AI 技术的迭代速度,削弱中国 AI 技术在全球的竞争力。此外,美国司法部还有可能以 “窃取商业机密” 为由起诉 DeepSeek,迫使国际合作伙伴(如沙特、东南亚国家)终止合作,否则将面临次级制裁风险。这种技术封锁不仅会对 DeepSeek 造成冲击,还可能波及整个中国 AI 产业的供应链,增加企业运营风险。

舆论抹黑与国际合作受阻

西方媒体可能会持续炒作 “中国 AI 威胁论”,将 DeepSeek 的成功歪曲为对美国科技霸权的挑战,把个别案例夸大为 “中国 AI 企业系统性风险”,进而阻碍中国 AI 企业的国际合作。例如,欧美学术机构可能中断与中国 AI 实验室的联合研究,限制中国学者参加顶级学术会议(如 NeurIPS),导致中国在前沿技术信息获取方面滞后。这种舆论抹黑不仅会影响中国 AI 企业的国际形象,也会对其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带来困难。

信誉诋毁与法律风险增加

美国可能会将 AI 技术竞争过度政治化、安全化,通过 “数据盗窃”“国家安全”“虚假欺骗” 等不实言论,削弱中国 AI 企业的国际信誉,引发国际舆论对中国 AI 产业的质疑和偏见,损害中国在全球 AI 领域的声誉。例如,美国官员无端声称 DeepSeek “偷窃” 并开展国家安全调查,OpenAI 也毫无根据指责 DeepSeek 非法利用其模型进行训练。这些缺乏证据的指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 AI 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可能导致中国 AI 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国际风投(如软银、红杉全球)对中国 AI 产业的投资也可能因此收缩,影响行业的融资规模和人才吸引力。此外,DeepSeek 事件使中国 AI 企业面临的法律与合规风险进一步加剧,可能让企业陷入国际法律纠纷,增加合规成本和运营成本。

我们可能的应对策略

突破技术封锁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大对 AI 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华为、寒武纪等企业加快存算一体、Chiplet 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进程。同时,推广 DeepSeek 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降低对高端芯片依赖的思路,构建自主可控的工具链。此外,政府还可能会制定和完善有利于 AI 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 AI 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构建自主数据体系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快推动自主数据体系的建立,推进数据产权制度建设,明确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规则,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的供给。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的制定,探索加入区域性国际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这将有助于中国 AI 产业在数据资源方面形成竞争优势,降低对国外数据的依赖,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积极投身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合作规则与秩序。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比赛和论坛,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同时,推动 “一带一路” AI 合作,向中东、东南亚地区输出 AI 基础设施,构建去美国化的技术联盟。这将为中国 AI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 AI 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完善法律法规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AI 企业的合规要求,助力企业应对国际法律挑战。督促企业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合规体系,确保数据来源合法,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国际 AI 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提升中国在国际 AI 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将有助于降低中国 AI 企业的法律风险,提高企业的合规运营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信任度。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建立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 AI 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构建全球化、多层次的威胁情报收集网络,广泛搜集国内外网络攻击情报,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情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攻击迹象和趋势,为网络防御提供精准情报支持。采用零信任架构等先进理念,对访问请求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结合防火墙、入侵检测 / 预防系统、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这将有效保障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确保中国 AI 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塑造国际形象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制定专门的舆论应对策略,提升中国 AI 企业的国际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支持 AI 企业借助国际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回应国际关切,传播中国 AI 技术成果和创新理念。推动国际舆论合作,与国际媒体和意见领袖携手,营造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利用 AI 技术强化舆论引导,提高舆情监测与引导的精准度。推动 AI 企业提高技术和业务透明度,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 AI 技术的信任。这将有助于改善中国 AI 企业的国际声誉,促进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推动高校与 AI 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专项研究小组等方式,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 AI 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培养多层次 AI 人才,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 AI 人才储备与培养基地,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等举措,吸引和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鼓励 AI 人才在不同企业和机构间合理流动,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这将为中国 AI 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保护AI战略科学家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强对 AI 战略科学家的保护,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确保 AI 战略科学家的人身安全。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加强对 AI 科学家的安保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安全威胁;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制定保护科学家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同时,企业也将被鼓励为 AI 科学家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其研究成果不被恶意利用。这将有助于保障 AI 战略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不受干扰,为 AI 技术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DeepSeek 事件为中国 AI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中国有望在 AI 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 AI 技术的发展。未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将共同努力,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 AI 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AI突围:中美博弈下的技术与产品突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注我们:东远物联

抖音

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

199-2833-9866

D-Think | 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广州民营科技园科创中心2栋16楼

电话:+86 020-87227952 Email:iot@D-Think.cn

Copyright  ©2020  东远科技  粤ICP备2024254589号

免责申明:部分图文表述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